古法酿造技艺传承
选用秦渡镇当年新产糯米,经三洗三蒸的古法处理工艺,配合特制酒曲发酵。教学过程中重点传授温度控制三要素:春季恒温发酵需保持28℃±2℃,夏季采用窖藏降温技术,冬季通过麦麸保温法维持发酵环境。
教学模块 | 核心内容 | 课时安排 |
---|---|---|
原料处理 | 糯米筛选/浸泡时长控制/蒸制火候 | 6课时 |
发酵控制 | 酒曲配比/温度监控/PH值检测 | 10课时 |
成品加工 | 过滤技巧/桂花添加工艺/灭菌包装 | 8课时 |
课程技术要点解析
教学现场配备专业发酵设备,实时演示糖化过程。重点讲解酒液稠度控制三原则:米水比例精确到1:1.2,搅拌频率每日三次,发酵容器选用陶瓮为佳。实操环节要求学员独立完成从蒸米到装坛的全过程。
关键技术指标
- 酒精度控制范围:0.8%-1.2%
- 糖分含量标准:8-12g/100ml
- 菌落总数≤100CFU/ml
历史传承与创新
追溯至《诗经》记载的"醴"饮演变史,现场展示唐代酒具复制品。课程特别设置历史文献研读环节,解析《齐民要术》中"作白醪酒法"的现代应用。创新部分融入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快速检测酒体指标的六种方法。
非遗传承人亲授
特邀省级非遗传承人定期驻场指导,演示传统木甑蒸制技法,传授看酒花辨酒度的经验技巧。学员可亲手操作宋代酒榨设备,体验古法压滤工艺。
创业扶持体系
结业学员可获八大支持:从设备采购清单到区域保护政策,包含店铺VI设计模板、原料供应链推荐、定价策略文档等实用工具包。定期举办学员产品品鉴会,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质量控制要点
- 原料存储温度控制在15℃以下
- 发酵车间紫外线每日消毒两次
- 成品酒巴氏杀菌温度62℃维持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