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开设的同等学力申硕项目,为在职人员提供系统学习量子力学体系与材料物理研究方法的优质平台。该项目课程设置注重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结合,特别在凝聚态物理、光电技术等前沿领域形成教学特色。
院校实力与学科建设
作为江西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物理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40年创建的物理系,现建有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教学团队包含3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人才培养特色
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员在新型材料研发与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能力。通过半导体器件制备实验、微波技术实训等实践环节,使学员掌握现代物理研究的核心方法论,具备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
课程体系解析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教学团队 |
---|---|---|
公共必修 | 英语 | 外语学院专家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哲学教研室团队 | |
专业核心 | 高等量子力学 | 嵇英华教授 |
群论 | 聂义友教授 | |
计算物理 | 徐波副教授 | |
量子光学 | 段正路教授 | |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袁彩雷教授 | |
半导体物理 | 俞挺副教授 | |
光学原理 | 熊小华教授 | |
现代微波技术 | 骆兴芳教授 | |
专业方向 | 新能源材料物理与技术 | 欧阳楚英教授 |
高等理论物理 | 王资生教授 | |
光电技术与应用 | 袁文副教授 | |
无线电物理前沿研究专题 | 骆兴芳教授 |
教学资源配置
学院配备先进的光电材料制备实验室与量子计算仿真平台,与江西铜业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学员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定期参加长三角物理学术研讨会。
学术发展路径
课程设置特别强化科研论文写作指导,要求学员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成果。优秀学员可优先获得硕博连读资格,或推荐至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