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特色解析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科建设始于1941年,现拥有完备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心理测量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形成特色培养模式,近年与伊利诺伊大学等国际院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学术平台 | 学科优势 | 师资构成 |
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 心理测量学全国前列 | 博士占比90%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5大科研团队建设 | 动态教学团队配置 |
课程体系架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含基础理论、方法研究、实践应用三大模块,采用"公共必修+专业核心+方向选修"的课程结构。其中专业方向课细分为心理咨询(A类)、管理心理学(B类)、心理测量(C类)三大序列。
课程类型 | 典型课程 | 学分要求 |
公共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6学分 |
专业核心课 | 高级心理统计学 | 14学分 |
方向选修课 | 员工心理援助 | 22学分 |
教学实施特色
项目采用分段式培养机制,前两年完成课程学习,后三年进入论文阶段。网络教学平台支持课程回看、在线测试、文献检索等功能,核心课程配备案例研讨工作坊,方向课实施动态师资配置。
- 弹性学习周期:课程阶段5年有效,论文阶段1.5年
- 多元考核方式:包含在线测试+实践报告+学术论文
- 国际课程模块:引进国外心理测量前沿课程
质量保障体系
实行双导师负责制,课程教学配备学术导师和实务导师。论文阶段实施开题预审、中期检查、盲审答辩三阶段质量监控,建立学术不端行为三级预警机制。
阶段 | 质量控制点 | 时间节点 |
课程学习 | 在线学习进度跟踪 | 每月考核 |
论文开题 | 研究方案可行性评估 | 第3学期 |
论文答辩 | 双盲评审制度 | 第6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