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硕士培养新格局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同等学力硕士培养体系,聚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沿,构建起包含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文学批评实践、跨文化比较研究三大维度的课程网络。该体系特别强调学术研究能力的阶梯式培养,通过系统化的课程模块设置帮助学员建立完整的学科认知体系。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作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单位,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比67%,博士学历教师占比40%。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近年累计培养研究生400余人。
课程体系解析
课程模块 | 核心课程 | 教学团队 |
---|---|---|
文学研究 | 中外文学专题、文学评论与写作 | 陈怀琦、邹忠民等 |
语言研究 | 汉语史名著导读、语法研究专题 | 邱进春、李小军等 |
理论方法 | 文学研究方法论、语言学理论 | 刘楚群、曹悦香等 |
教学实施特色
课程实施采用"理论奠基+案例解析+实践训练"三维教学模式,在文学批评方法课程中引入workshop研讨机制,要求学员完成不少于5篇的深度书评写作。语言学方向设置田野调查环节,强化方言研究的实证能力培养。
学术支持体系
学院定期举办"青蓝学术沙龙",邀请《文学评论》《中国语文》等核心期刊编委开展论文写作指导。图书资料中心藏有专业书籍12万册,包括《四库全书》影印本等珍稀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充足资源保障。
培养路径说明
• 阶段:完成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基础课学习
• 第二阶段: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细分领域课程
• 第三阶段: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