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解析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设的同等学力硕士学位项目,为在职体育工作者构建了包含运动科学、体育人文、教学管理三大维度的课程体系。该项目传承自1936年国立江西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基因,现已成为华东地区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教学特色与课程优势
- ■ 双师型导师配置:理论教授与实践专家联合授课
- ■ 模块化课程设计:基础理论+专业方向+实践研究
- ■ 弹性学习机制: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类别 | 核心科目 | 授课专家 |
---|---|---|
公共必修 | 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 | 校级专家团队 |
专业核心 | 运动生理学专题、体育统计学原理、体育经济学 | 黄文英、丁伟祥等教授 |
方向课程 | 体育经营与管理、教学理论方法研究、体育行政管理学 | 徐国根、谢彬等专家 |
教学资源配置
学院配备运动生理实验室、体育产业模拟实训室等专业教学场所,与江西省体育局共建实践基地12处。图书馆藏有体育专业书籍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20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全天候开放。
学术培养路径
- 基础理论强化阶段(120课时)
- 专业方向深化学习(160课时)
- 课题研究与实践(240课时)
- 学位论文指导与答辩
质量保障体系
实施三级教学督导制度,建立学员成长档案跟踪系统。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40%)+终结性考核(60%)相结合的方式,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确保培养质量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