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语言B课程核心培养目标
作为第二语言能力培养体系,该课程要求HL阶段完成240学时系统训练,SL阶段需达到150学时基础要求。课程设置重点突破学术场景下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文献研读与学术写作的专项提升。
课程等级 | 核心论文要求 | 附加考核项 |
---|---|---|
HL高阶课程 | 2篇核心论文+1篇选修论文 | 文学作品专项研究 |
SL标准课程 | 1篇核心论文+1篇选修论文 | 基础能力测试 |
三阶段课程体系详解
暑期预习课程模块
适用对象:即将开始IB课程体系学习的新生群体
教学重点:建立学科认知框架,掌握学术研究方法论
周期安排:暑期2周集训模式,24学时精讲课程
学年同步课程模块
适用场景:日常学习中的难点解析与知识拓展
教学特色:动态匹配学校教学进度,48学时系统强化
备考冲刺课程模块
适用阶段:大考前3-6个月关键期
教学策略:真题解析与应试技巧双轨并重
周期安排:24-36学时弹性配置
教学实施保障体系
- 师资构成:90%教师具有世界TOP50院校留学背景
- 教学模式:1V1至1V6精细化班型设置
- 质量监控:三级教案审核+双周学习反馈机制
学习成效评估标准
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维评估体系:
- 阶段性模块测试(每8学时)
- 模拟考试数据分析(季度)
- 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评估
- 口语表达专项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