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构筛选六大核心维度
评估维度 | 核心考察要点 | 达标标准 |
---|---|---|
师资认证 | 特教资格证书持有率 | 国家认证证书覆盖率≥80% |
教学空间 | 人均活动面积与教具配置 | ≥3㎡/人,配备专业训练器材 |
专业师资认证体系解析
康复机构教师的专业直接影响干预效果。合规机构要求教师团队必须持有国家认证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且持续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培训。建议家长现场查验教师的继续教育记录与个案督导档案。
教学环境评估标准
专业康复空间需符合声光敏感儿童的特殊需求。理想环境应具备可调节的灯光系统、隔音处理的教学区域,以及明确的视觉提示动线。教学区域与游戏区域需物理分隔,各功能区面积比例建议为3:2。
康复效果追踪机制
正规机构应建立季度评估体系,采用ABC量表、VB-MAPP等国际通用评估工具。家长需定期获取包含具体行为数据的进展报告,报告需标注基线值、干预目标和实际达成度等核心指标。
机构合规性核查要点
核查机构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特殊教育服务,确认其通过残联定点机构认证。注意查验消防验收合格证明与卫生防疫检测报告,确保场地符合儿童活动场所安全标准。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的干预课程应包含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等主流方法。课程设置需体现个别化原则,每季度调整的教学计划需包含至少3项可量化的行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