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体系解析
训练模块 | 核心内容 | 训练目标 |
---|---|---|
口部肌肉重建 | 呼吸控制训练/下颌稳定性练习 | 增强口腔肌肉协调性 |
发音功能重塑 | 语音定位训练/音调对比矫正 | 建立正确发音模式 |
国际师资配置
教学团队由香港大学言语治疗硕士领衔,核心成员均持有SRJ口部肌肉训练二级认证。定期参加ASHA(美国言语-听力协会)继续教育项目,掌握最新的言语病理学干预技术。
专业发展路径
- 新晋治疗师需完成600小时临床督导
- 每年参与国际案例研讨会不少于4次
- 持续教育学分要求:每年30CEUs
训练效果保障机制
采用双周评估制度,运用普通话语音清晰度测试表(PCC)进行量化监测。家长可通过专属教学平台查看阶段性进步曲线,每8课时生成个性化训练报告。
"通过三个月的系统训练,受训儿童的鼻音共鸣问题改善率达78%,语音清晰度提升两个等级。" - 2023年度康复报告数据
服务注意事项
建议术后4-6周开始介入训练,每周保持3次规律课程。训练期间需配合家庭巩固练习,每日完成指定口腔操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