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入门必读:20大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来源: 培训网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20-07-16 09:53:36

经济法基础理论框架

法律规范特征解析

法律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强制约束力、明确规范性三大典型特征。其中强制性体现在违法必究的追责机制,规范性表现为对主体行为的指引作用,这些特性共同构成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本质属性。

法律关系要素分析

构成要素 具体内容
主体范畴 自然人(含特殊身份主体)、各类法人组织、国家机构
权利义务 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等法定权益及对应义务
客体类型 物、行为、智力成果、人格利益等具体形态

法律实务要点精析

民事行为能力界定

自然人行为能力认定标准需同时考量年龄要素与精神状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起始于18周岁,但16周岁以上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阶段的法律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诉讼时效制度要点

  • 普通诉讼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起3年
  • 特殊时效:国际货物买卖等特定领域适用4年时效
  • 最长保护期限: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不得超过20年

法律适用规则体系

效力位阶原则

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效力,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规章制定应遵循法定权限,不得擅自减损公民权利或增设义务。

争议解决途径

仲裁程序遵循一裁终局原则,但婚姻继承等特定纠纷不得仲裁。民事诉讼地域管辖采用"原告就被告"原则,特殊类型案件适用专属管辖规定。

专业领域特别规范

会计岗位设置

财务部门需设置会计主管、出纳等基础岗位,上市公司应配备总会计师。会计档案管理须严格执行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的管理办法。

票据纠纷处理

票据权利纠纷由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持票人行使追索权需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超过票据权利时效将丧失票据权利。

考研辅导推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