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解读
今年北京卷延续"二选一"命题传统,议论文与记叙文并重。大作文题聚焦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要求考生从"个体价值"角度展开论述;第二题"一条信息"则考验生活观察与叙事能力。微写作延续实用导向,新增疫情相关抒情题型。
题型 | 核心考点 | 备考建议 |
---|---|---|
议论文 | 逻辑论证能力 | 积累科技类事例素材 |
记叙文 | 细节描写能力 | 建立个人素材库 |
议论文突破要点
针对北斗卫星系统材料,可从以下维度构建论点体系:
- 个体定位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 专业分工与系统协作的现代启示
- 科技创新中的集体智慧结晶
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结合材料引出核心观点,中间段落运用科技史案例(如GPS系统发展历程)与人文事例(如抗疫中的岗位坚守)进行多维论证。
记叙文构思策略
"一条信息"命题需把握情感转折点,通过具体场景展现信息影响力。可采用以下叙事模型:
- 建立日常场景铺垫(如课堂/家庭场景)
- 突发信息打破平静(录取通知/疫情通报)
- 细腻刻画心理转变过程
- 升华信息带来的成长启示
重点训练五感描写技巧,如描写收到重要短信时手机震动触感、阅读信息时的环境声响等细节。
微写作实战技巧
名著阅读争议应对
采用"现象+危害+建议"三段式结构。先客观承认时间压力现状,接着分析缩写本在文学审美、思维训练方面的缺失,最后提出碎片化深度阅读方案。
快递小哥抒情写作
建议捕捉三个典型意象:防护服上的汗渍、装满物资的电动车、深夜楼道的脚步声。运用比喻手法,如将快递车灯比作城市星光,强化抒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