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运算原理
会计核算基本框架
会计运算体系建立在两大基础等式之上,其中资产平衡关系体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经营成果则通过利润=收入-费用进行量化。这两个公式构成会计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石。
公式类型 | 表达式 | 应用场景 |
---|---|---|
试算平衡 | ∑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期末账目校验 |
银行存款调节 | 企业账+银收企未收-银付企未付=银行账+企收银未收-企付银未付 | 银企对账差异处理 |
资产计价核心方法
存货计量存在多种核算方式,其中移动加权法要求每次进货后重新计算存货单位成本=(原库存成本+新进货成本)÷总数量,这种方法能实时反映价格波动影响。
折旧计算对比
• 直线法:年均摊折,适合价值稳定资产
• 双倍递减:加速折旧,侧重技术更新快的设备
• 工作量法:按使用强度计提,适配运输设备类资产
税务处理关键公式
增值税计算区分纳税人类型,一般纳税人采用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而小规模纳税人按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计算。
所得税计算 |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项 |
城建税计算 | (实缴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 |
成本核算实战技巧
约当产量法的核心在于准确评估在制品完工程度,计算公式单位成本=(期初成本+本期投入)÷(完工量+约当产量),需要结合产线实际进度进行动态调整。
定额比例法要点
材料分配率=(期初材料成本+本期投入)÷(完工品定额+在制品定额)
人工分配率=人工总成本÷(完工工时+在制品定额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