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贵阳七年的科技素质教育实践
教学体系核心优势解析
2015年扎根贵阳的教育机构,通过六年教学实践迭代形成四大课程模块。覆盖图形化编程启蒙到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全阶段培养体系,特别在算法训练模块采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课程框架,每季度更新20%实战案例库。
课程体系亮点透视
- · 信息学奥赛特训班:NOI教练领衔,动态分班系统实时匹配学员水平
- · 人工智能深度研习:TensorFlow实战项目占比课程60%课时
- · 机器人工程创新:VEX竞赛标准设备配置,季度主题挑战机制
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双师督导体系在贵阳校区全面落地,每个学员配备主讲教师与学习管理师。教学过程中采用三阶段评估法:课前能力诊断测试精准定位知识缺口,课中实时编码数据采集分析,课后项目成果可视化展示,形成完整学习闭环。
教学成果数据实证
竞赛获奖统计
累计培养省级以上信息学奥赛获奖者127人次,其中NOI银牌获得者12人
设备配置标准
教学电脑全部配备i7处理器+16G内存,1:1还原竞赛编程环境
社会价值创造路径
连续三年开展"编程进校园"公益行动,在贵州省内建立12个乡村编程教育基地。自主研发的STEM课程套件已进入38所公立学校选修课体系,其中《人工智能基础》校本课程被纳入贵阳市12所重点中学科技社团必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