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课程架构解析
课程体系三维支撑
学段划分 | 核心课程 | 能力培养重点 |
---|---|---|
7-9年级 | 英国国家课程框架 | 跨学科思维建立 |
10-11年级 | IGCSE认证课程 | 学术专业化发展 |
12-13年级 | IBDP文凭课程 | 大学预科能力塑造 |
语言文化浸润策略
学校采用分层语言教学模式,将中文课程细化为母语体系(CFL)与非母语体系(CAL),每日设置专门的语言研习时段。文化探索活动贯穿全年,包含传统节庆实践、地方方言研习及文化遗产实地考察等模块。

全人发展实施路径
学术课程与课外项目形成矩阵式支撑,戏剧教育纳入必修模块,学生每年需完成至少40小时社区服务。创新实验室配备3D打印与机器人设备,支持跨学科项目研发,近三年学生团队在FIRST科技挑战赛中获得华东区优胜。
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实行三方评估体系,包含教师诊断性评价、学生互评及校外专家审核。每学期发布学业成长报告,采用剑桥评估指标体系跟踪学习进度,家长可通过专属平台查看实时数据。
校园生态建设特色
空间设计突破传统教室边界,打造多功能学习社区。午间设置跨年级交流沙龙,高年级学生主导学术工作坊。屋顶农场项目将生物课程与实践结合,产出作物直供学校餐厅。
升学指导服务体系
自九年级启动升学规划,提供英美双轨咨询通道。大学展活动年均邀请50+海外院校参展,校友导师计划连接200+海外在读学生。文书工作坊采用哈佛大学修改策略,近三年早申成功率提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