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石教育模式解析
培养维度 | 具体实践 | 成果体现 |
---|---|---|
学术能力 | IBDP课程+特色选修 | AP/IB双高分获得者 |
实践创新 | 科学俱乐部+设计工作室 | 国际竞赛获奖记录 |
人格培养 | CAS活动体系 | 领导力证书获得者 |
双料录取背后的成长轨迹
冯依茗在鼎石四年的学习经历印证了国际教育的核心价值。从9年级转学时的腼腆新生,到12年级同时获得英美学府录取,这个转变过程凸显个性化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设计工作室的3D打印实践、科学俱乐部的创新实验、文学专题论文的深度写作,这些跨学科经历构建起独特的学术背景。物理教师Jonathan Burslem特别指出,冯依茗对知识本质的探究热情,正是鼎石倡导的学者精神的典型体现。
名校录取关键要素
- • IBDP 45分满分成绩单
- • 独立完成的《微物之神》文学研究论文
- • 持续三年的社区志愿服务记录
- • 国际机器人大赛决赛经历
教学资源配置解析
鼎石的教学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1:4的师生配置比例确保个性化指导;每年引进20+位访问学者拓宽学术视野;价值千万的创客实验室支持实践创新。这些资源为学生的学术探索提供坚实保障。
升学指导团队采用早期介入模式,从10年级开始建立成长档案,定期进行学术规划评估。这种全程跟踪服务使学生在申请季能够精准展现个人特质,冯依茗的申请文书正是这种协同工作的结晶。
课程体系对比分析
课程模块 | 鼎石特色 | 常规国际课程 |
---|---|---|
语言文学 | 中英双语深度教学 | 单语种侧重 |
科研支持 | 专业级实验室开放 | 基础实验设备 |
升学指导 | 三年定制化规划 | 阶段性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