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本科学校

注册与国内大学具有交换生协议的海外优秀大学学籍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688-0112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
本科国内就读期间,学生和高分录取本科生一起上课 享受全日制本科生同等待遇 学生在国内读完1-3年对接国外学校继续攻读学位
课程分类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 上海国际本科项目依托国内双高校教学资源,采用分段式培养模式,学生在沪完成1-3年学业后无缝对接海外名校。项目涵盖文理工商艺多领域专业,提供个性化升学指导,建立全球化人才培养通道。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师资推荐

何红弟

何红弟

何红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是交通、环境与健康,智能交通与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在交通管理及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人才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运输部科研基金项目等十多项。截至2022年2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JCR Q1类论文38篇、Q2类论文14篇)。曾获香港职业健康安全署杰出研究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称号,担任上海市力学交通流动力学与数据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聘为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交叉学部交通污染技术委员会。

包存宽

包存宽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模拟与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环境科学环境规划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重大研究专项首席专家,上海市委宣讲团成员。

王玉涛

王玉涛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复旦丁铎尔中心常务副主任,担任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期刊共同主编、《环境管理》等学术期刊编委;同时担任国际华人产业生态(CSIE)、生态产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分会副秘书长。曾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青年拔尖个人、英国牛顿高级学者奖励基金。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工程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绿色“一带一路”与清洁生产、气候变化适应性、生物质资源与生态产品等方面获得国家多个重点项目资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张梓太

张梓太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全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环境与资源法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法、能源法、海洋法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环境法法典化研究》、《环境法律责任研究》等专著,曾获上海市曙光学者、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荣誉。

艾青

艾青

艾青,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隧道智能维护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孪生”课题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开放基金2项。 学术贡献:研发隧道结构快速智能化检测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隧道结构检查技术与装备体系;构建数据驱动-物理过程相融合的预测、诊断和建模方法,为隧道结构预测性维护提供基础;提出隧道结构状态导向维护方法,形成可预测、可规划、可优化的维护决策分析框架。出版专著《隧道结构状态导向维护方法》,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6项、软著9项。担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理事、城市科学研究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陈建民

陈建民

复旦大学环境系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环境学科大气环境分会副理事长、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多个国内外环境学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曾获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交叉学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环境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技术发明二等奖等众多奖项。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学校优势

在上海国际本科学校特有的教育体系中,国际交换生以特殊培养身份深度融入重点大学教育生态。国内学习阶段,学生不仅参与常规本科课程教学,更能根据个人发展规划选择全英文授课模块,这种独特的双轨制教学为后续海外深造打下坚实语言基础。

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以国际交换生身份融入学府,学生可平等使用包括智慧教室、专业实验室、学术数据库在内的全部教学设施。图书馆资源借阅权限、学术讲座参与资格、校园文体活动等学生权益与统招本科生完全一致。

专业培养特色

  • 学科门类覆盖商科管理、人工智能、艺术设计等七大领域
  • 课程设置引入QS排名前100院校教学标准
  • 支持跨专业选修课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校园生态建设

全面开放校园基础设施,学生餐厅、体育场馆、学术交流中心等场所无差别使用。建立国际学生社团,定期组织校企参访、学术沙龙等活动,促进中外学生深度互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升学保障机制

采用分段培养模式,国内1-3年学习阶段着重夯实专业基础,海外升学阶段对接英美澳加等教育强国知名院校。项目配备专属升学顾问团队,从院校申请到签证办理提供全流程支持。

特殊设置的保录项目与多所海外院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通过方式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顺利进入目标院校深造,本科毕业后可持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备注:具体课程设置及收费标准请以校方最新公布信息为准,教学资源配置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