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三大特色
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资源,心理学系构建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突出社会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采用案例教学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特别在组织行为学方向形成显著优势。
培养方向 | 核心课程 | 实践模块 |
---|---|---|
社会心理学 | 群体行为分析 | 社区调研项目 |
认知神经科学 | 脑成像技术 | 实验室操作 |
教学资源配置
心理学系现建有10个专项实验室,包含眼动追踪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其中情绪认知实验室配备生物反馈系统,可实时监测学员生理指标变化。
培养方案详解
课程周期设置为18个月,每月集中授课两次。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每个教学单元包含理论讲授、案例研讨、实验操作三个环节,确保知识转化效率。
- 理论课程:每周六日面授,单日课时量6标准学时
- 在线辅导:通过专属平台进行课后答疑
- 实践考核:每学期末提交实验报告
准入标准说明
申请者需持有国民教育序列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在相关领域从业满24个月。特别优秀者可提交工作成果替代部分学历要求,需经学术委员会审核。
学术支持体系
建立双导师负责制,为每位学员配备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定期举办跨校学术沙龙,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