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构建完善的学术培养体系,专业课程设置包含英语、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公共必修课,同时深度聚焦汉语发展史、文学批评方法等专业领域。课程模块设计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采用经典文献导读与前沿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核心课程体系解析
- ▸ 文学理论模块:中西文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
- ▸ 汉语研究模块:古代汉语专题、现代汉语语法分析
- ▸ 文学批评模块:文学评论写作实训、批评文献学研究
教学特色与培养机制
学院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为每位学员配备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定期组织学术工作坊,邀请知名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远程教学系统支持课程回看、在线答疑等功能,确保异地学员学习质量。
培养阶段 | 核心任务 | 时间节点 |
---|---|---|
课程研修期 | 完成24门专业课程 | 资格审查后5年内 |
论文创作期 | 通过开题答辩至论文提交 | 课程结束后1年内 |
学位授予期 | 完成论文答辩及终审 | 论文提交后半年内 |
学术资源支撑体系
学员可访问校图书馆特藏文献库,包含明清文学典籍影印本、当代作家手稿等珍贵资料。学院定期编纂学术研究指南,提供CNKI、万方等数据库的高级检索指导。国际合作方面,与多所海外高校建立学术交流机制,优秀学员可申请短期访学项目。
质量保障措施
建立三级教学督导制度,由教研室主任、学院督导组、研究生院联合监控教学质量。实行课程评估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员反馈优化教学内容。论文指导采取双盲评审制度,所有学位论文均需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审查。
报考须知事项
- 1 资格审查需提交学位认证报告原件
- 2 外语考试可选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
- 3 课程重修需在考试未通过学期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