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沟通的七个关键要素
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有效交流需要特殊技巧和耐心。专业康复教师建议采用结构化沟通策略,通过视觉支持系统和明确指令帮助孩子建立交流信心。
双向沟通的构建方式
当孩子对提问没有即时反应时,可采用填空式对话法。示范完整的问答过程,例如指着苹果说:"这是苹果,你想吃苹果吗?" 等待5-8秒给予反应时间。
沟通场景 | 建议话术 | 辅助工具 |
---|---|---|
饮食选择 | "苹果还是香蕉?"同时展示实物 | 食物图片卡 |
情绪表达 | "你现在感觉开心还是难过?" | 表情符号图 |
沟通时机的选择原则
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选择其处于平静状态时进行交流。避免在刻板行为进行期间强行打断,可通过设置视觉时间表预告交流时间。
- 时段:餐后30分钟
- 适宜时长:每次5-10分钟
- 环境要求:低刺激安静空间
兴趣切入的实践方法
记录孩子的特殊兴趣点,将这些元素融入日常对话。例如对旋转物体感兴趣的孩子,可用风车玩具作为沟通媒介,逐步扩展对话主题。
实际案例:通过恐龙模型引导孩子描述颜色、大小等特征,逐步建立描述性语言能力。
直接表达的具体应用
使用简单句式和具体词汇,避免抽象比喻。说"请把红色积木给我"而不是"能不能把那个东西拿过来"。
- 单次只传达一个指令
- 配合手势指示具体物品
- 使用实物或照片辅助说明
视觉辅助工具的创新应用
除传统图片交换系统(PECS)外,可尝试电子沟通板等数字化工具。制作个性化沟通手册,包含孩子熟悉的场景照片和对应词汇。


平等对话的建立策略
调整对话姿态至与孩子视线平齐,采用平行对话模式。先模仿孩子的发声或动作,逐步引导其注意交流对象。
专家建议:每天固定15分钟"特别游戏时间",完全跟随孩子的引导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