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教育实践者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探索中,上海乐博乐博建立多维度的科技教育矩阵,形成涵盖创意启蒙、编程思维、工程实践三大维度的教学框架。机构配置专业教具研发团队,定期更新教学设备库,确保硬件设施与前沿科技发展同步。
分层递进课程架构
针对不同认知阶段的学员特点,课程体系设置科学进阶路径:
- ▌ 启蒙阶段(4-6岁):UARO课程通过可触摸教具建立基础物理认知
- ▌ 基础构建(7-9岁):Scratch模块化编程培养逻辑思维
- ▌ 进阶应用(10-13岁):Python语言实现人工智能基础应用
- ▌ 创新实践(14-16岁):C++与开源硬件结合完成复杂项目开发
教学实施特色
采用双引擎驱动教学模式,理论讲解与项目实操课时比例达到1:3。课堂设置情景化任务关卡,学员需运用当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系统实时跟踪学习轨迹。
教具配置方面,引进韩国ROBOROBO教育机器人套装、micro:bit开源硬件平台、树莓派开发板等专业设备,所有教学套件均通过国家安全认证,保障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教研支撑体系
组建由高校计算机教授、一线科创教师、少儿教育专家构成的教研团队,定期进行教学案例研讨。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建立长期合作,参与国家级课题《青少年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研究》。
课程模块 | 核心能力培养 | 教学成果输出 |
---|---|---|
智能硬件编程 | 传感器应用/机械结构设计 | 智能家居原型设计 |
算法思维训练 | 问题拆解/模式识别 | NOI竞赛预备 |
人工智能基础 | 数据处理/模型训练 | 图像识别项目开发 |
教学成果验证机制
建立三维评价体系:课堂任务完成度(40%)、阶段性项目展示(30%)、年度创新作品评审(30%)。优秀学员可获得工信部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推荐资格,历年学员在WRC世界机器人大赛、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赛事中表现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