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疫关键防护措施详解
必须佩戴口罩的六大场景
场景分类 | 具体说明 |
---|---|
教学区域 | 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封闭场所 |
岗位防护 | 医护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岗期间 |
返校途中 | 师生往返校园通勤期间 |
在实验室操作精密仪器时,佩戴口罩可有效防止飞沫污染实验样本。医务室接诊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全程做好二级防护。
可不佩戴口罩的四种情况
- ✓ 教师授课时的讲台区域
- ✓ 学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
- ✓ 寝室夜间休息时间段
- ✓ 室外保持安全距离情况下
体育课进行剧烈运动时,建议选择通风良好的运动场地。教师在讲课时可临时摘下口罩,但需保持讲台与排学生2米以上距离。
特殊情况应对策略
建议师生随身携带独立包装的备用口罩,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更换。食堂就餐前应将使用过的口罩放入指定回收箱,避免二次污染。
当出现体温异常情况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前往隔离观察室,途中必须佩戴N95级别防护口罩。校医处理疑似病例时,需严格执行三级防护标准。
防护要点总结
- 优先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防护级别更高产品
- 正确佩戴口罩需完全覆盖口鼻部位
- 连续佩戴4小时后应及时更换新口罩
- 废弃口罩需投放到专用回收容器
校门口应设置智能测温设备与口罩发放点,方便师生入校时快速完成健康核查。各教学楼需配备应急口罩储备箱,确保突发情况下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