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课程架构解析
深圳IB课程严格遵循国际文凭组织标准,构建六大知识领域与三项核心能力的培养框架。语言文学模块设置英语与中文双轨教学,科学领域包含生物与计算机等前沿学科,数学课程分设分析与应用两个方向。
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 认识论(TOK)课程通过哲学思辨训练,完成1600字跨学科论文
- 拓展研究(EE)项目要求4000字学术论文,配备学科导师全程指导
- 创新行动服务(CAS)需累计150小时实践,涵盖艺术创作与社区服务
全球视野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深度融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如将"清洁能源"主题贯穿物理与经济学交叉教学。定期举办全球在线学术论坛,与英美合作校开展联合课题研究。
教学模块 | 实施方式 | 能力培养 |
---|---|---|
跨学科研究 | 生物伦理学专题研讨 | 批判性思维 |
全球议题 | 模拟联合国会议 | 国际视野 |
学术写作 | 研究论文工作坊 | 学术规范 |
升学竞争力构建
课程毕业生平均成绩保持36分以上,超全球平均水平30%。往届学生成功进入帝国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等世界百强院校,85%录取者获得至少三个国家高校offer。
学术优势
全球课程体系认证
跨学科知识整合
研究能力系统培养
发展优势
CAS活动计入学分
全球校际交流计划
多语言教学环境
学习者适配指南
适合具备均衡学科基础的学习者,要求每周能投入25小时以上进行学术研究。课程设置特别有利于计划申请英美加澳等多国院校的学生,转学分机制支持中途国际转学。
- ▸ 学科均衡发展者优先考虑
- ▸ 需具备基础学术写作能力
- ▸ 建议托福90+/雅思6.5+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