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国际课程教学解析
课程考评双轨机制
国际文凭组织采用外部考核与内部评估相结合的双轨制评价体系。5月和11月的全球统考包含论述题、实验报告等多样化题型,每科1-7分评级标准确保学术严谨性。校内评估占比20%-30%,通过课堂项目、课题研究等持续跟踪学习成效。
课程模块 | 教学重点 |
---|---|
同步培优 | 知识框架梳理/难点解析/体系构建 |
备考冲刺 | 考点预测/答题策略/真题精讲 |
特色专项 | EE论文指导/IA课题设计/TOK思维训练 |
三维教学实施路径
入学阶段通过知识图谱测评精准定位薄弱环节,动态匹配教学资源。采用诊断式教学法,针对不同班级类型实施差异化策略:
- 基础班侧重概念解析与例题精讲
- 提高班强化知识迁移与跨学科应用
- 冲刺班专注答题技巧与时间管理
教研保障体系
教研团队每月更新教学数据库,涵盖近5年IB大考真题及趋势分析。采用"测-讲-练-评"四维循环模式,每单元配备阶段性能力测评,动态调整教学方案。
学术支持亮点
导师团队
70%教师持牛剑硕士以上学位,平均5年IB执教经验,熟悉各学科评估标准
教学资源
独家编写IB知识图谱手册,包含200+核心概念解析与常见误区预警
课程进阶路线
建立从Pre-IB到IBDP的完整培养链:
- Y10暑期衔接课程夯实学科基础
- Y11同步强化核心学科知识体系
- Y12上学期完成EE/IA课题攻坚
- 大考季前开展三轮模考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