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杏林学院

以“南粤杏林、中医翘楚”为奋斗目标,积极发展各类教育及中医药传承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888-4849
东莞杏林学院
有经验丰富、教学严谨的师资队伍,为中医培训提供坚实的知识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式教学 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强大的学术背景,拥有多项官方认证与

东莞杏林学院-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东莞杏林学院 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优质资源,杏林学院构建中医执业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中医师承等核心课程,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专业中医药人才。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东莞杏林学院-师资推荐

郑燕霞

郑燕霞

副主任医师,任职于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教学秘书。2014年师从长春中医药大学王立新主任。主修小儿推拿参与编写《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儿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儿科学》PBL教材。临床工作中主要擅长小儿呼吸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如过敏性咳嗽、鼻炎、肺炎、疳积、便秘、腹泻等。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临床疗效佳。目前科室新开展项目安脱达脱敏治疗主要负责员之一。多次参加专顶培训并获优异毕业证书。參与科室多项科硏课题,发表多篇文章。2008年度获“邓铁涛中医优异人”奖励"。

高洁

高洁

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教授。中华中医药方剂学分会委员。李可古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国家基地客座教授。师从李可古中医学术流派的医家吕英教授多年。长期致力于中医方药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对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有较深的造诣。

彭锐

彭锐

医学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 任中医内科教学组组长、杏林学院特聘教授。 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张伯礼院士)。 广东省名中医师承继承人。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青年专业组成员。 广东省中医药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高血压分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何婉婉

何婉婉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护理学院中医护理教研室主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2016年获护理学院教师讲课竞赛选拔赛一等奖,同年获学校师德征文一等奖、师德演讲大赛三等奖。2017年获学校微课大赛三等奖、“中南杏林护理教育联盟优异教师”称号。2018年获评学校2016-2017学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学校第二十一届“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异教师”。目前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课题多项。担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村中医特色护理精品系列《中医临证施护》副主编。省老干大学《家庭养生与保健》教材副主编,参编著作《佛山中医药文化》。

沈强

沈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温病学研究生导师。中华医精神病委员。广东省中医药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委员会老师。广州市防治乙脑委员会老师。广州市防治SARS及登革热中医药成员。广州市防治H1N1流感中医成员。国家卫生部执业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香港执业医师考试境外总考官。从事《温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中风、登革热、乙脑的研究。主持课题有省级1项、局级1项、校级1项,参加科研17项,科研成果获奖有省级2项、校级3项。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曾6次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称号。发表论文29篇,编写著作副主编2部、参编3部。

王黎

王黎

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黄帝内经》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专业研究生导师。广东卫视“健康有道”栏目、广东公共频道“膳食计”、深圳娱乐频道“食客养生堂”主讲。从事中医、针灸临床30多年,发表论文近40篇,主编、参编内经、难经、养生等著作及教材10多部。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二等奖、广州市科技成果一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优异老师、师德建设标兵、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异教师等光荣称号。广东省自然疗法健康及食疗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针灸减肥及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世中联内经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内经学分会常委。

东莞杏林学院-学校优势

深耕中医教育领域的专业机构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布局,东莞杏林学院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机构整合高校教研资源与临床实践平台,形成理论授课、技能实训、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历年培养的中医专业技术人才在珠三角地区医疗机构保持高率。

核心教学优势详解

雄厚师资保障

教学团队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临床专家领衔,包含12位博士生导师、28位正高级职称医师,其中多位教师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编审工作。临床带教老师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确保教学内容紧贴行业实际需求。

立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涵盖执业医师考前辅导、中医专长技术培训、康复理疗师认证等12个专业方向,采用阶梯式教学进度设计。理论课程配套开发了200+学时的在线教学资源,支持PC端与移动端同步学习。

临床实训机制

学员每周可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跟诊实践,参与真实病例诊疗全过程。机构配置了中医四诊实训室、针灸推拿模拟室等专业场地,教学设备总值超过800万元。

特色培养模式解析

创新实施"3+2+1"教学法:每周3天理论精讲、2天临床见习、1天小组病例研讨。针对在职学员特别开设晚间班和周末班,近三年学员课程完成率提升至92%,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 执业医师考试连续五年超75%
  • 与38家医疗机构建立人才输送通道
  • 年度举办12场以上学术交流活动

服务体系与学员发展

建立学员成长档案系统,提供从入学测评到职业规划的全周期服务。优秀毕业生可获推荐至合作医疗机构,近年已有127名学员通过此渠道进入三甲医院中医科室工作。

98%

课程满意度

86%

职业晋升率

展开更多

东莞杏林学院-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东莞杏林学院-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