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实训环境配置
教学空间经过专业设计团队规划,工作台面采用人体工学曲面设计,配套可调节工学椅适配不同身高学员。环境控温系统保持23±1℃恒温状态,LED护眼灯组照度严格控制在500-750lux区间,双重电路冗余设计确保教学设备持续稳定运行。
影视模型课程体系解析
造型基础强化模块
专项训练聚焦于人体解剖学应用,涵盖颅骨结构比例分析、肌肉运动规律解析等三维造型基础要素。通过200+小时石膏像写生与数字雕塑对照训练,强化学员的空间形体把控能力。
工业级建模技术模块
深度掌握MAYA多边形建模全流程,重点训练NURBS曲面建模与拓扑布线技术。课程设置影视级生物角色建模、硬表面机械建模等六大实战项目,要求学员完成3组电影级精度模型作品。
材质贴图制作模块
系统学习Substance Painter智能材质系统应用,掌握8K超清贴图烘焙技术。通过金属表面氧化模拟、皮肤次表面散射等专项训练,培养学员在V-Ray、Arnold等渲染引擎中的材质表现能力。
课程阶段 | 技术重点 | 作品要求 |
---|---|---|
造型基础 | 人体解剖学应用 | 3组高精度数字雕塑 |
建模技术 | 拓扑布线规范 | 电影级生物模型 |
材质表现 | PBR工作流程 | 8K超清贴图作品 |
教学资源配置体系
双轨制师资配置
技术导师团队均具备5年以上影视项目制作经验,参与过《流浪地球》《长津湖》等视效大片的模型制作。教学督导团队由3位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授组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升级评审。
实时渲染工作站
教学终端配备NVIDIA RTX A6000专业图形卡,支持实时光线追踪渲染。每台工作站预装Maya 2024、ZBrush 2023等最新版行业标准软件,配套高速NAS存储系统保障项目文件安全。
作品集打造方案
课程后期设置作品集专项指导模块,技术总监现场审核作品规范度。要求学员完成包含角色模型、场景模型、材质表现等5大类别作品,最终作品集需达到业内中级模型师应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