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黄金标准,IB课程体系在北京朝阳凯文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展现出独特价值。该体系针对高中阶段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构建了包含语言文学、语言习得、个体与社会、科学、数学、艺术六大领域的课程框架,每个学科组均设置标准级别(SL)和高级别(HL)两种课程难度。
课程体系核心架构
- › 跨学科知识整合:建立学科间的实质性联系
- › 探究式学习模式:强调批判性思维培养
- › 评估体系:包含内部评估与全球统考结合
DP阶段培养模块解析
知识理论(TOK)
通过系统训练学术论证方法,学生将掌握区分观点与事实的思辨工具。课程设置包含12个认知方式专题研讨,涉及知觉、情感、推理等多个认知维度。
拓展论文(EE)
4000字独立研究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需完成从选题论证、文献综述到研究方法设计的完整学术训练。指导教师团队包含12位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顾问。
创新行动服务(CAS)
要求学生在两年内完成150小时实践活动,项目设计需体现创造性思维、体能发展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的平衡。近年学生主导的社区服务项目平均每年产生23个创新方案。
教学实施特点
课程采用分层走班制,每个教学单元不超过20人。在科学实验模块,学生可使用价值千万的科研级实验设备,包括原子力显微镜和基因测序仪等高端仪器。
语言课程设置方面,除英语强化课程外,提供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近三年毕业生语言成绩数据显示,雅思7分以上获得者占比达82%。
学术支持体系
学校建立三位一体的学术支持网络:学科教师负责日常教学,升学指导团队提供个性化规划,心理辅导师协助压力管理。每周设置固定学术咨询时间,学生可预约各学科教师进行专项辅导。
数字化学习平台整合全球IB教学资源,包含2000+小时录播课程和在线题库。系统数据分析功能可实时追踪学生学习进度,自动生成知识掌握度热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