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干预的三大核心原则
专业治疗需建立在科学体系之上,成都地区主流干预方案均遵循以下原则:
- ▶ 早期介入:2-6岁为黄金干预期
- ▶ 个体定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IEP计划
- ▶ 家校协同:家长需掌握基础干预技巧
主流干预方法对比分析
方法类型 | 适用阶段 | 干预周期 | 效果特点 |
---|---|---|---|
应用行为分析(ABA) | 早期干预 | 6-12个月 | 改善行为问题 |
结构化教学(TEACCH) | 学龄阶段 | 长期持续 | 提升生活技能 |
人际关系发展(RDI) | 社交训练 | 12-24个月 | 增强社交能力 |
专业干预方案详解
感官整合训练
针对触觉敏感、听觉过敏等症状,通过专业器材进行系统脱敏训练。包含前庭觉训练、本体觉刺激等模块,单次课程时长45分钟,需配合家庭抚触训练。
应用行为分析(ABA)
采用DTT离散单元教学法,分解目标任务进行强化训练。配备BCBA认证督导,每周建议20-40小时密集干预,需记录行为数据。
社交沟通训练
运用PCI游戏介入法,通过情景模拟提升社交主动性。包含眼神对视训练、联合注意力培养等核心模块,建议小组课形式开展。
家庭配合要点
- ✔ 每日保持结构化作息
- ✔ 使用可视化日程表
- ✔ 建立正向强化机制
- ✔ 每周参加家长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