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课程体系架构解析
国际文凭课程(IB)作为全球认可度最高的国际教育体系,其课程设置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系统性特征。广州地区国际学校普遍开设的IB课程主要包含三个教育阶段:
学段名称 | 适用年龄 | 核心目标 |
---|---|---|
小学项目(PYP) | 3-12岁 | 培养探究精神与基础知识 |
中学项目(MYP) | 11-16岁 | 建立学科联系与批判思维 |
大学预科(DP) | 16-19岁 | 学术准备与研究能力培养 |
核心课程模块深度解读
IBDP阶段的核心课程设置体现其全人教育理念,包含三大特色模块:
- ◆ 知识理论(TOK):通过跨学科研讨,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批判性认知
- ◆ 专题论文(EE):独立完成4000字学术论文,训练大学水平研究能力
- ◆ 创新实践服务(CAS):要求完成150小时课外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六大学科组选课策略
语言文学研究
提供母语及二语学习路径,55种语言选项满足多元需求。双语文凭获得者需完成两种语言文学课程,建议具有双语背景的学生重点考虑。
社会科学领域
涵盖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9门学科,建议根据目标专业选择2-3门组合课程。计划申请商科的学生推荐选择经济学+商业管理组合。
科学学科配置建议
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基础学科均设有标准与高阶课程,环境系统与社会作为跨学科课程,适合计划从事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生。建议理工科方向学生选择两门实验科学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