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时间规划
项目周期包含两个阶段:
科研训练期:2022年1月22日启动,连续7周在线小组研讨
论文辅导期:后续5周个性化写作指导,总课时量达125小时
学员培养方向
- 教育心理学与语言习得机制解析
- 跨文化语境下的教学策略优化
- 性别视角下的语言教育研究
- 线上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教学模块 | 核心内容 |
---|---|
基础理论构建 | 普遍语法理论批判性分析 |
教学法创新 | 概念隐喻在课堂中的具象化应用 |
数字教学实践 | 远程授课平台的交互设计优化 |
学术支持体系
科研产出保障
学员可获EI/CPCI等国际索引会议论文发表指导,包括:
- 选题框架构建方法论
- 文献综述写作规范
- 数据可视化呈现技巧
教学特色解析
课程突破传统语言教学框架,着重探讨皮拉罕语研究对乔姆斯基理论的挑战。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导学员理解文化变量对语言认知的影响机制,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
阶段学习目标
- 建立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
- 掌握TESOL教学评估工具
- 完成可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