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适配群体特征分析
学习需求画像
需要系统强化《物质结构与性质》基础模块的学生;在化学平衡计算方面存在解题困难的学习群体;计划提前掌握有机化学合成路线的优等生。
核心教学内容分解
模块化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模块 | 重点突破方向 |
---|---|
化学反应原理 | 焓变计算、平衡常数应用、催化剂作用机制 |
有机化学基础 | 官能团转化规律、合成路线设计、反应条件控制 |
通过典型高考真题解析,重点训练化学平衡图像分析能力,针对电化学模块开展实验探究专题,强化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范。
教学实施体系解析
双师协同机制
- 学科主讲:省级重点中学教研组长,专注高考命题研究12年
- 学习管理:具备化学教育背景的专职督导,每周生成学习诊断报告
弹性时间规划方案
常规课程设置每周4课时,包含2次知识精讲与2次习题强化。寒暑假期间增设实验专题集训,提供早间(8:30-10:00)与晚间(19:00-20:30)双时段选择。
教学成效保障体系
建立三维评价机制:每月进行知识掌握度测评,每季度开展学科能力雷达图分析,考前实施全真模拟实战演练。针对薄弱环节提供专项突破课程,确保学习轨迹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