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课程核心架构解析
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黄金标准,IB课程体系包含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培养方案。其中面向16-19岁学生的IBDP项目,以其独特的课程结构和评估体系,在全球150多个国家获得超过5000所高校的认可。
学习阶段 | 课程简称 | 适龄范围 | 学校数量 |
---|---|---|---|
小学项目 | PYP | G1-5 | 全球不足1000所 |
中学项目 | MYP | G6-10 | 全球约2000所 |
大学预科 | DP | G11-12 | 全球超5000所 |
IBDP六大模块深度剖析
区别于传统课程体系,IBDP要求学生从语言文学、语言习得、个人与社会、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艺术六大领域各选一门课程。这种跨学科组合确保学生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其中三门需选择高阶课程(HL),另三门为标准课程(SL)。
- ◆ 语言A:母语文学精读与批判性写作训练
- ◆ 语言B:法语/西班牙语等二外系统学习
- ◆ 人文社科:涵盖经济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
- ◆ 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探究式学习
核心能力培养三要素
除学科知识外,IB课程体系特别强调三大核心能力的培养:
CAS实践体系
要求学生在两年内完成150小时创造性、行动性、服务性活动,涵盖艺术创作、体育竞技、社区服务等多个维度,培养社会责任感。
TOK思辨训练
通过知识论课程引导学生反思不同学科的认识论基础,完成1600字哲学性论文,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EE专题研究
学生自主选题完成4000字学术论文,涉及学科前沿问题研究,为大学阶段学术写作奠定基础。
评分体系与文凭获取
IBDP采用7分制学科评分标准,6门学科总分42分,加上核心课程3分,总分45分。数据显示,亚太地区近年平均分稳定在33分以上,文凭获取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
合格标准
总分≥24分
单科≥4分
EE/TOK通过
CAS活动达标
大学要求
常春藤院校:38+
G5精英大学:36+
澳洲八大: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