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准教学体系解析
在青岛美行思远交互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中,教学架构采用三维立体模式。基础技能构建阶段,学员将系统掌握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方法论,重点突破信息架构规划与原型开发技术难关。专业工具应用课程特别设置Figma高阶操作工作坊,配合Sketch组件化设计实战,确保技术能力与行业标准接轨。
跨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在VR/AR技术应用模块中,学员将参与智能穿戴设备交互项目开发;新媒体艺术创作单元则融合动态影像与声音交互设计。2023年校企合作项目中,学员团队为海尔智能家居设计的控制界面方案已投入实际应用。
- 人机交互原理与行为设计
- 跨平台界面一致性设计规范
- 智能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名校导师团队构成
教学团队由帕森斯设计学院交互系主任Dr. Smith领衔,配合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Li Wei组成双导师制。国内教学团队均具有3年以上海外教学经验,其中78%的教师持有ACCD认证设计师资格。
作品集打造关键要素
课程特别设置作品集专项优化模块,从选题策略到视觉叙事进行系统化训练。往期学员作品集中,智能医疗问诊系统设计案例获得罗德岛设计学院招生官高度评价,服务流程设计部分被列为教学示范案例。
教学模式创新亮点
采用双轨制评估体系,既注重设计思维培养,又严格参照伦艺评分标准。每月举办的虚拟评图会模拟真实申请场景,学员作品将接受海外院校教授的多维度考核。2023年度学员中,92%成功获得全球Top20艺术院校录取。
行业衔接实践平台
项目与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华为UX实验室建立人才输送通道,优秀学员可参与在研项目实践。近期完成的智慧城市导航系统设计项目,其交互逻辑方案已被纳入青岛市数字城市建设备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