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视觉人才培养新范式
在智能制造升级浪潮中,南京指南车机器人构建的工程师培养体系突显三大特征。教学团队由参与过200+工业视觉项目的技术专家领衔,其中80%讲师具备五年以上工业现场调试经验。课程设计遵循工业现场开发流程,从光学系统搭建到算法参数调优均设置专项训练。
机器视觉开发课程体系解析
课程模块采用螺旋式进阶设计,阶段聚焦成像原理与设备选型。学员通过光源频闪控制实验理解曝光同步机制,在视觉标定实训中掌握亚像素精度提升技巧。第二阶段进入算法开发实战,基于Halcon开发平台完成字符识别、几何测量等典型工业场景编程训练。
工业级项目开发实训
- PCB板缺陷检测系统:集成多角度环形光源,实现焊点虚焊、线路断路的自动识别
- 轴承尺寸测量平台:应用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检测精度达到±0.01mm
- 机器人视觉引导系统:实现ABB机械臂与视觉系统的毫秒级通信
技术能力提升路径
课程设置四大能力进阶关卡,学员需完成视觉系统需求分析文档撰写、光学方案设计、算法模块开发、系统联调测试等全流程任务。在3D视觉测量专题中,要求学员独立完成双目相机标定与点云数据处理,最终输出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检测报告。
职业发展双通道设计
完成课程考核的学员可获得智能制造人才认证,根据个人专长可选择算法开发或系统集成方向。技术路线学员可参与视觉检测设备研发,管理路线学员可承担视觉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合作企业包含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等领域头部厂商,提供真实项目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