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作为CCSS国际课程践行者,北京达罗捷派国际学校自2017年创立以来,持续探索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学校课程体系深度融合STEAM教育理念,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场景。
多维教学体系解析
跨学科项目实践
教学团队参照哈佛大学创新教育模式,每学期设计8-10个跨学科实践项目。例如将物理力学原理与艺术设计结合的建筑模型项目,要求学生在项目周期内完成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原型制作全流程。
动态评估机制
采用形成性评估体系,建立包括学术表现、项目贡献度、团队协作等12个维度的评估模型。教师每周更新学生成长档案,通过数据可视化呈现学习轨迹。
特色培养模块
-
学术能力构建
建立导师制学习小组,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学术研讨。重点培养文献分析、学术写作、数据建模等大学预备技能,累计已形成36个特色学术工作坊。
-
社会参与实践
与12家社区机构建立长期合作,设计可持续服务项目。在泰康之家燕园敬老院项目中,学生需完成代际交流研究、艺术治疗课程开发等实践任务。
教学支持体系
个性化成长方案
根据MBTI性格测试与多元智能评估,为每位学生定制3年发展路径图,每季度进行方案调整。
大学衔接课程
开设学术研究规范、时间管理、跨文化适应等12门大学预备课程,由海外名校校友担任课程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