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060-0501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向海 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致力于引领海事教育
课程分类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创办于1909年的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历经百年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海事教育机构。学院拥有覆盖8大学科门类的完善教育体系,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与远洋实习船队,为国家航运事业培育了数十万专业人才。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师资推荐

王宁

王宁

王宁教授,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的优秀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他主要从事混电船舶航行与动力控制、无人船艇感知与控制、轮机智能无人系统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初北平

初北平

初北平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大连海事大学前副校长,现任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他拥有丰富的法学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

马明飞

马明飞

马明飞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的另一位杰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也是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他主要从事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与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马春生

马春生

马春生副教授,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的优秀教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教学。他拥有工学硕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刘陆

刘陆

刘陆副教,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学院的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无人船制导与控制、多无人船集群协同控制的理论和实践职业。她长期致力于航海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创新成就和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校优势

百年积淀铸就航海教育典范

航海教育领域的权威地位

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重点高校,大连海事大学在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学院构建了覆盖航海全产业链的学科体系,从船舶操纵到航运管理,从海事法律到海洋环境保护,形成完整的教学科研网络。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建设名单,12个专业通过国际海事组织认证。航海模拟器实验室配备360度全视景系统,实现从近岸航行到远洋航线的全场景教学覆盖,这种硬件配置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明显优势。

教学体系的多维创新

学院实施"双师型"师资培养计划,86%的专业教师具有远洋船舶任职经历。课堂教学引入案例分析法,将马士基航运等企业的真实运营数据转化为教学素材。这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船公司适任考试中保持行业前列。

教学改革突出国际化特色,航海技术专业开设全英文授课班,轮机工程专业引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这种创新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适应国际航运企业的运作规范,近年毕业生入职中远海运、轮船等央企的比例稳定在75%以上。

科研攻关的行业引领

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年取得46项发明专利,研发的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已装备3000余艘商船。在智能船舶领域,学院团队参与制定的船舶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被国际海事组织采纳,成为行业技术规范。

产学研合作平台覆盖大连船舶重工、中国船级社等42家单位,近三年技术转化金额超2.3亿元。开发的船舶能效管理系统在远洋航线应用后,帮助航运企业平均降低燃油消耗14%,这种实际效益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国际合作的立体网络

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设立的"1+1"硕士项目,实现课程互认和双学位授予。定期举办的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峰会,吸引马士基、达飞轮船等国际航运企业参与人才选拔。这种深度合作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获得全球机会。

留学生教育采用"专业+汉语+文化"三维培养模式,现有来自62个国家的800余名留学生在读。设立的"海上丝绸之路"奖学金,重点培养沿线国家海事管理人才,这种国际化布局显著提升了学院的全球影响力。

特色培养项目

  • ▪ 极地航行特训班:配备专用模拟器开展冰区航行训练
  • ▪ 智慧港口管理方向:与天津港共建实训基地
  • ▪ 邮轮管理人才计划:联合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定制课程

展开更多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