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国际教育新格局
双建设高校的国际教育实践
作为自然资源部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1952年由北大、清华等学府地质系合并组建以来,始终走在高等教育改革前沿。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双"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蝉联该殊荣,彰显学科建设实力。
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校本部优质资源,构建起覆盖地质工程、环境科学、珠宝鉴定、土地管理等特色专业的国际化培养体系。学院采用模块化教学,将语言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有机融合,为学生搭建无缝衔接的国际升学通道。
全球教育网络布局
- 美洲方向: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等30所院校
- 欧洲方向:曼彻斯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58所院校
- 亚洲方向:早稻田大学、首尔国立大学等42所院校
- 大洋洲方向:悉尼大学、奥克兰大学等10所院校
阶梯式培养体系解析
项目设置2+2联合培养、3+1分段教学等灵活学制,学生在京完成语言强化及专业基础课程后,可根据学术表现自主选择合作院校。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中外双导师制,确保课程体系与海外院校无缝对接。
培养模式 | 国内阶段 | 海外对接 |
---|---|---|
2+2本科 | 语言+通识课程 | 美加英澳本科院校 |
3+1本硕连读 | 专业基础课程 | QS前200强大学 |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学院建立三级质量监控体系:校级教学督导定期巡查课堂,院系实施课程评估制度,学生参与教学质量反馈。引进英美原版教材占比达65%,专业课程双语授课比例超过80%,确保教学标准与国际接轨。
学术支持系统包含每周固定答疑、在线学习平台、海外院校先修课程等模块。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项目学生雅思6.0达92%,GPA3.0以上学员占比87%,学术表现获得海外合作院校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