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出国培训部

天津市“双优秀”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666-4820
培训世界 >中国民航大学出国培训部 >教师团队 >张慧捷

中国民航大学出国培训部师资

张慧捷
人气指数:24

思政课呆板无聊吗?她的课却曾经上哭了很多学生,只因用真情演绎真理。 “大概6、7岁刚刚懂事的我在看到新闻中出现子女虐待老人的行为,我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和愤怒。当时我就告诉父母,我长大了一定要当老师,要教育我的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听进去了,那至少就有两位父母能够感到幸福。”这个最初的梦想,张慧捷一坚持就是20余年。如今的张慧捷老师终于有机会能够实现当初的理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将家国情怀、大爱与温暖传递给更多学生。 为了讲清楚“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深重的灾难”专题,张慧捷搜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为了确认一个细节的准确性,曾多次联络事件发生当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努力让学生看到历史的真相,用如山的铁证引导学生自觉驳斥“侵略有功论”。2024年初,教育部督导专家在听课后表示,张慧捷老师的讲授史料扎实、情感丰富,以理服人、以心化人。

咨询TA课程

张慧捷简介

思政课呆板无聊吗?她的课却曾经上哭了很多学生,只因用真情演绎真理。
“大概6、7岁刚刚懂事的我在看到新闻中出现子女虐待老人的行为,我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和愤怒。当时我就告诉父母,我长大了一定要当老师,要教育我的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听进去了,那至少就有两位父母能够感到幸福。”这个最初的梦想,张慧捷一坚持就是20余年。如今的张慧捷老师终于有机会能够实现当初的理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将家国情怀、大爱与温暖传递给更多学生。
为了讲清楚“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深重的灾难”专题,张慧捷搜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为了确认一个细节的准确性,曾多次联络事件发生当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努力让学生看到历史的真相,用如山的铁证引导学生自觉驳斥“侵略有功论”。2024年初,教育部督导专家在听课后表示,张慧捷老师的讲授史料扎实、情感丰富,以理服人、以心化人。


上一篇: 赵殷 下一篇: 邢军
杨永刚
人气指数: 26

在教育的广阔天空中,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引路人,他们以知识为翼,助力莘莘学子追逐梦想。在中国民航大学,有这样一位怀揣教育热忱、肩负使命担当的优秀教师,他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学生前行的道路,也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时光回溯到多年前,他怀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踏入了中国民航大学的校门,开启了他的教育征程。自2008年11月入校以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奉献给了民航教育事业。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够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让我深感自豪。”这份初心如磐,激励着他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无惧风雨。 他的名字就叫杨永刚。

左海超
人气指数: 26

在中国民航大学,有这么一位老师,作为新兴的教育新星,带领的科研团队,形成了以点带面,以老带新,学以致用三位一体的鲜明特色,已成为中国民航智能信息处理和数字货运系统的深度参与者,十余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课题数项,承担与国际民航组织、航空运输协会ICAO、IATA等合作的数十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产品AOC、OASIS项目成功部署应用于国际民航组织ICAO,有超过100个国家民航局和200多家航空企业注册使用等等。 他就是荣膺“天津市优秀教师”,来自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左海超老师。 左海超,工学硕士,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主任。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是2019年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航空大数据智能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参与了多个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合作项目,如AOC、OASIS项目等,这些项目已成功部署并应用于国际民航组织,为超过100个国家民航局和200多家航空企业提供了便利和效率提升。与IATA合作的IMX项目支持航空企业改善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航空企业的IOSA安全性能和运行品质,用户遍及全球40余家航空企业。

袁雨斌
人气指数: 26

日前,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袁雨斌在天津财经大学举办的第十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天津赛区)中荣获一等奖,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积极探索“以赛促教”模式,师生在各类赛事中成绩优异。 今天,让我们走近一等奖获奖者——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袁雨斌。

赵长啸
人气指数: 26

“在大学的过程中,老师其实不能教学生任何东西的全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本身能够给学生提供的指导和帮助远大于课堂的教学。”从学生到老师,从2013年到2024年,赵长啸始终坚定地认为,作为一线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还有作为教师角色本身能够给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引导和更广泛的帮助。 走进中国民航大学,在校园南边的更南边,在一条蜿蜒小路的尽头,一栋方正的实验大楼静默在那里。相较于热闹喧嚣的校园中心,这里似乎鲜有人至,但散发着科研与实践的光辉,这里就是适航楼。 在这里,赵长啸曾俯首于案牍深处,精力于各类项目,实现了飞机上的各系统拧成一股绳,综合化和一体化变得有章可循,做到不同系统互不影响,共同飞机安全。作为深耕于工作岗位的民航人,作为项目的完成人,赵长啸带领同学们在实验室一线为民航安全尽心竭力,为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贡献力量。

郭枝
人气指数: 26

“睡前总是习惯打开抖音,看看郭枝老师‘移动的思政课’有没有更新。”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大三学生吕翔和大多数青年学生一样,喜欢浏览B站、抖音、小红书等等不同的是,他最喜欢跟进郭老师团队发布的内容。 “郭老师支持学生用AI,快去看他最新上传的微课视频”“向蚊子学习才有意思”等等课前课后,睡前饭桌上,校园里总会听到三五学生拿着手机讨论郭老师移动思政课的内容。 “移动的思政课”针对时政热点,特别是学生不了解、存疑惑、社会有争议的内容提出分析,鞭辟入里,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围绕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室制作视频,报道学校立德树人优秀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邢军的奋斗故事;工作室深刻理解和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录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视频,讲固本开源,树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矢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工作室还把新闻热点融入思政教育,推出数百条符合大学生内心需求、认知特点的思政短视频。郭枝老师移动的思政课不仅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困惑和时政热点进行答疑解惑。

石志强
人气指数: 26

知识都是熟悉的,如何让学生在看似熟悉处有更深的收获并主动学习,是石志强和教研室老师们一致思考的问题。 “老师,我今天已经到达遵义了,是排行榜名!”“老师,我对四渡赤水特别感兴趣!”等等同学们在课后积极地与石志强交流着自己的实践体会。 2023年,石志强与教研室老师积极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经过与平台设计企业的反复交流,首次推出了《我们的长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将学生手机的微信运动和《我们的长征》实践系统相关联,学生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在实践系统中兑换成长征虚拟步数,将学生“真实生活步数”融入“虚拟长征步伐”,用“步数换里程”的方式点亮长征地图图标,踏着红军的足迹,重温长征历史,感受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初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他是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一心向学、热爱讲台、被学生亲切称呼为“强哥”的思政,可如今手握两个省部级教学比赛一等奖,在讲台上声情并茂、自信满满授课的他,刚刚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时候,却经常因本领恐慌而焦虑,因为担心回答不出来学生的提问而失眠。

赵殷
人气指数: 26

思政课如何能够引导学生在看似寻常处有恍然大悟的收获,是赵殷老师一直的追求。 从事思政教育工作10年,她愈加明白,教学离不开科研。面对“理论基础薄弱、教学能力较弱、科研能力欠缺”的现状,她毅然选择读博深造。一边是紧张备课的教学压力、一边是读博期间的科研任务,忙碌、焦虑、无所适从是她前几年职业生涯的关键词。 得知她的种种压力,学院领导、教研室同事纷纷进行引导、帮助,她逐渐将两者打通,以教学重难点启迪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 但科研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起初她以为自己可以做好平衡。但看着周围同事一次次摘得教学竞赛荣誉,她却仍敲着键盘写着不知何时才能完成的论文,心里又出现了挣扎与纠结。学业、毕业的紧迫压力,缺乏生机的教学课堂,科研与教学工作似乎都跌入谷底,让她产生极大的自我否定与怀疑,她不禁问自己是否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张慧捷
人气指数: 26

思政课呆板无聊吗?她的课却曾经上哭了很多学生,只因用真情演绎真理。 “大概6、7岁刚刚懂事的我在看到新闻中出现子女虐待老人的行为,我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和愤怒。当时我就告诉父母,我长大了一定要当老师,要教育我的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听进去了,那至少就有两位父母能够感到幸福。”这个最初的梦想,张慧捷一坚持就是20余年。如今的张慧捷老师终于有机会能够实现当初的理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将家国情怀、大爱与温暖传递给更多学生。 为了讲清楚“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深重的灾难”专题,张慧捷搜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为了确认一个细节的准确性,曾多次联络事件发生当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努力让学生看到历史的真相,用如山的铁证引导学生自觉驳斥“侵略有功论”。2024年初,教育部督导专家在听课后表示,张慧捷老师的讲授史料扎实、情感丰富,以理服人、以心化人。

邢军
人气指数: 26

30年来,邢军老师保持热爱,讲台就是最美的人生舞台,她用爱、用信仰尽情歌唱,影响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大爱有“疆”,出生在新疆的她,惦念着新疆的孩子们,挂心着新疆的教育事业,被新疆孩子唤作“邢妈妈”;大爱无疆,她爱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同事,是同事心里靠谱、热情、给力、遇到困难个想到的“邢大姐”,也是纲要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已经耕耘讲台30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54岁的她,在得知新疆策勒县需要思政课教师挂职时,毅然报名参加。有人问她,“抛家舍业”去新疆是为了啥?有人质疑,马上退休了,折腾个啥?面对诸多不解,她说:“心中有党的教育事业,心中有民族团结,心中有津疆两地,心中有民航,心中有民航大学党委的重托。乘万里风,做好教育使者。” 帮扶学校学生艾则孜江说:“怎么也没想到,入学个交的朋友,既不是同班同学,也不是宿舍舍友,而是这个学校校长邢军老师,更没想到她会是我高中学习领路人。以前听读本总想睡觉,邢老师讲读本时,语言生动幽默,各种典故张口就来,被邢老师的知识渊博所折服。”

张晓瑜
人气指数: 26

2024年本科毕业前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座谈会中表达对老师的心声:“我身边所有的同学和认识的学长学姐,都觉得张晓瑜老师特别亲切,她用亲身经历为我们做毕业后的机务工作规划,清晰易懂,非常有帮助。” 同学们口中的张晓瑜是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曾从事飞机维修工作,后考取中航大研究生留校任教。深耕教坛16年,张晓瑜从一名“女机务”逐渐成长为教书育人的“领路人”。

中国民航大学出国培训部

中国民航大学出国培训部作为国内航空教育标杆,依托学科群和全球合作网络,构建覆盖飞行技术、航空安全、机场管理等领域的完整教育体系。学院坚持产教融合,与空客、波音等国际航空巨头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全球化的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咨询热线:400-666-48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