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配置新高度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六十五年办学积淀,开放教育学院构建起覆盖全学科领域的资源矩阵。教学支持系统整合云端学习平台与实体教学空间,配备智能录播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新型教学设施,形成"线上资源库+线下体验中心"双轮驱动的资源配置模式。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已建成包含487门精品在线课程的专业资源库,其中23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料更新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年均更新教学视频超过2000课时,课件改版率达85%以上。
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采用"OMO混合式教学"架构,实现线下授课与在线学习的有机融合。智能教学系统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通过学情分析模块动态调整教学方案。移动端学习APP集成课程直播、作业提交、师生互动等核心功能,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新范式。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独具特色,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12个,行业实训基地28处。项目制学习占比达总课时的35%,学生可通过真实商业案例实践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国际课程模块引入QS排名前200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双语教学覆盖率达60%以上。
师资团队建设成果
组建由院士工作站、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构成的三维师资体系。现有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72%,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达81%。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
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常态化培训机制,年均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46场。教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近三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立项2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年均到账经费超千万,形成教学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培养体系特色解析
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核心+方向模块"的三维课程体系,设置12个专业方向的可定制化课程包。学分银行制度支持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换,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贯通培养。国际认证课程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有9个专业获得国际专业认证。
家庭教育微专业项目创新采用"理论+实操+认证"培养模式,整合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资源。课程体系包含6大核心模块,采用案例教学法覆盖0-18岁全年龄段教育场景,配套开发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体系。
社会服务创新实践
建立教育智库服务平台,年均承接委托项目23项,发布教育蓝皮书等研究成果。校企合作网络覆盖长三角地区356家企事业单位,构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立交桥。社区教育服务点遍布12个城区,开展公益讲座年均超百场。
国际交流项目持续拓展,与19个国家地区的4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学生海外研修计划包含学期交换、暑期学校、科研实习等多种形式,国际化培养覆盖率连续三年保持85%以上。校友网络遍布全球83个国家,形成持续发展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