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科技作品大赛特训课程体系解析

教育部认证科技赛事备战方案
由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青少年AIOT科技作品大赛,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参赛队伍规模突破3000组。本年度赛事重点考察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能力,要求参赛作品具备完整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控制系统。
六大特训模块深度解析
阶段 | 教学内容 | 课时 |
---|---|---|
基础构建 | 传感器原理与物联网架构 | 16课时 |
项目设计 | 智能家居系统原型开发 | 24课时 |
竞赛冲刺 | 往届获奖作品逆向工程 | 20课时 |
四维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采用PBL项目制教学法,每个学员需独立完成智能温控系统的开发部署。通过硬件组装实践掌握电路原理,借助图形化编程工具实现设备联动控制,在调试过程中培养系统性工程思维。
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 • 每周技术沙龙:行业专家解析AIOT最新应用
- • 专利申报辅导:近三年学员取得12项实用新型专利
- • 作品商业化指导:优秀项目对接创投孵化平台
教学保障体系
配置双师辅导制度,技术导师负责项目开发指导,竞赛教练专注赛事规则解读。所有授课教师均具有全国性科技赛事评审经验,熟悉评分细则与作品优化方向。
硬件支持
提供树莓派开发套件、Arduino传感器模组、3D打印设备等专业器材
软件资源
开放物联网云平台账号、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资源库
往届学员成果展示
2022届学员团队开发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斩获大赛银奖,该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92%的垃圾自动分类准确率。2023年参赛作品「基于LoRa的森林防火监测网络」已实际部署于京郊防护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