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诺德安达学校国际高中采用阶段性培养策略,在高中前两年着重构建学生的学术英语体系与学科思维框架。通过双语教学模式,既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又搭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多元升学通道。
双轨制升学路径解析
项目类型 | 核心特点 | 适配学生 |
---|---|---|
A-Level课程 | 专业方向聚焦 选课组合灵活 | 学科优势明显 专业目标明确 |
IBDP项目 | 全人教育理念 跨学科整合 | 综合素质突出 发展均衡 |
课程体系特别设置学科衔接模块,在10年级阶段通过预备课程的系统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从基础学科到高阶研究的平稳过渡。语言强化课程采用CEFR标准,确保学生学术英语达到B2以上水平。
进阶式课程架构
基础学年能力构建
10年级教学着重培养自主研究能力,通过项目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学术写作等核心技能。每周设置8课时的英语强化课程,其中包含2课时的学术论文写作专项训练。
高阶学术能力培养
- 知识理论课程(TOK)引导学生构建认知体系
- 拓展论文(EE)要求完成4000字原创研究
- CAS项目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STEAM跨学科创新平台
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STEAM项目,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全球创新挑战赛。课程设置强调真实问题解决,近三年课题涉及智能城市设计、可持续能源开发等前沿领域。教学团队包含3位持有STEAM教育认证的外籍教师,采用PBL教学模式开展跨学科整合。
教学成果保障体系
建立三维评估机制:每月学科测评追踪学术进展、季度研究项目评估综合能力、年度升学规划调整培养方案。2023届毕业生中,92%获得QS前100大学录取,其中牛剑录取率同比提升15%。
师资团队保持1:5的师生比,所有教师均持有IB/A-Level双认证。每周开展跨学科教研会议,确保课程内容与海外大学要求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