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

职业技能特色高中班是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相结合

学校课程咨询服务:
400-688-01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
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并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模式的班级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学校环境

FOCUS ON TRAINING / PROMOTE AWARENESS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在长宁校区开展职普融通特色教育,构建"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模式,为高中生提供职业技能与学术教育并重的特色发展路径。 查看更多在线了解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师资推荐

陈晨

陈晨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硕士(博士在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可降解材料循环再生、数据资产管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近年来发表论文2篇,主持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与标准制定3项,承接横向课题到款200万元。

朱高峰

朱高峰

工程院院士,通信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原籍浙江宁波,1935年出生于上海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终身教授,校长特别顾问。

姜嘉乐

姜嘉乐

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委、原执行副主编。

毛智伟

毛智伟

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商业信息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秘书。

王迪

王迪

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现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主持或参与了多项智库课题,如国内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国内城镇化战略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国内信息通信研究院“我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战略研究”等。

陈岩杰

陈岩杰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教育、工科教师发展研究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学校优势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

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实施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高中部开创性地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度融合体系。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传统教育壁垒,通过课程互通、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共建等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教学资源配置新格局

学校依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尖端教学设施,形成覆盖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实训网络。长宁校区配备智能化教室、专业实训工坊及创新实验室,构建起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九维教育特色体系

① 公办教育品质保障:依托大学优质资源,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② 双师型教学团队:大学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联合授课

③ 三维能力培养:知识建构、技能掌握、创新思维同步发展

④ 产教融合机制:与200+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⑤ 独立校区管理:全封闭式校园确保教学秩序

⑥ 素质拓展体系:包含30+社团与创新实践项目

⑦ 五育并举方案:德育积分与技能认证相结合

⑧ 发展双通道:对接本科升学与优质资源

⑨ 区位交通优势:轨道交通2/3/4号线快速直达

课程体系创新实践

教学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普通高中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按7:3比例有机融合。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文化课程基础上,可选修智能制造、数字媒体、现代服务等领域的特色课程模块,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升学双轨保障

学校建立升学指导中心与服务中心双支撑体系。近年毕业生中,85%通过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等渠道升入本科院校,15%选择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现人才培养出口多元化。

教学成果亮点

✓ 连续三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率超75%

✓ 校企共建12个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

✓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20余项国家专利

✓ 教师团队含60%双师型认证

校园生态建设

长宁校区占地面积120亩,配备标准化教学楼、专业实训中心、多功能体育馆等设施。实施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实现教学、生活、安全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校区周边3条地铁线路交汇,形成15分钟交通辐射圈。

展开更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校区分布

校区展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职普融通特色高中部-学员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