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衔接教学特色解析
作为国际教育衔接的重要环节,我们提供两种互补型教学模式。线下校区采用沉浸式学习环境,配备专业级教学设备,师生面对面交流可即时解决学术疑问。线上平台构建完整远程教学系统,支持课程回放与实时互动,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教学资源普惠。
三大课程体系对比分析
课程模块 | 课程A | 课程B | 课程C |
---|---|---|---|
学科构成 | 英文/数学/物理/生物/化学 | 数学/进阶数学/物理/计算机/会计 | 微积分/生物/化学/物理/宏观经济 |
单科课时 | 每学科标准16课时,支持3-5科组合学习 | ||
专项辅导 | 12-20次 | 12-20次 | 12-20次 |
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不同国际课程体系特点,IGCSE课程侧重基础学科构建,A-Level强化专业方向训练,AP课程注重大学先修能力培养。学员可根据目标院校要求,灵活选择2-3个学科组合进行深度学习。
多维教学支持体系
- 学科导师团队由国际学校任教背景教师组成,平均教龄8年以上
- 每周学习进度可视化管理系统,实时追踪知识掌握曲线
- 定制化错题诊断系统,精准定位学术薄弱环节
- 全真模考系统还原国际学校考试场景,提前适应考评方式
教学成效保障机制
采用三师协同管理模式,学科教师负责知识传授,辅导教师进行作业督导,学习规划师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每学期设置4次阶段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动态调整教学计划,确保80%以上学员能在预学周期内达到目标院校的入学学术要求。
课程配套资源包含自主研发的学科知识图谱、历年真题解析库以及海外学习适应指南,帮助学员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系统了解国际学校的教学文化与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