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体系深度解读
六大学科组构成
语言与文学研究
母语文学课程重点研读经典文学作品,包含诗歌、戏剧、小说等不同文体分析。课程设置强调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通过文本细读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语言习得模块
现代语言课程提供英、法、西等12种语言选择,古典语言方向包含拉丁文与古希腊文。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法,注重实际交流能力与跨文化沟通技巧培养。
人文社科领域
涵盖经济学、心理学等9门学科,采用案例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全球政治课程特别关注国际组织运作与当代社会议题分析。
实验科学课程
物理学科设置力学与热力学等8大知识模块,环境系统与社会为跨学科课程,侧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
数学知识体系
设置分析与方法、应用与解析两大方向,课程内容涵盖微积分基础与统计学应用。高阶课程包含拓扑学导论与数学模型构建专题。
艺术选修模块
视觉艺术课程包含绘画技法与艺术史论,戏剧学科设置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实训。允许跨组选修第三语言或高阶数学课程替代艺术模块。
核心课程要求
知识理论(TOK)
通过认识论框架分析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设置16个核心探究主题。要求学生完成口头展示与1600字论文,培养元认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拓展论文(EE)
4000字独立研究论文需体现学术规范与创新思维,选题涵盖六大科目领域。配备学科导师进行全程指导,论文成绩直接影响文凭等级评定。
创造行动服务(CAS)
要求完成150小时实践活动,包含艺术创作、体育竞技等7个维度。社区服务项目需体现持续性与反思性,定期提交活动日志与总结报告。
课程选择策略
学科类型 | 选课建议 | 难度指数 |
---|---|---|
高阶课程(HL) | 建议选择3门优势学科 | ★★★★☆ |
标准课程(SL) | 适合基础学科学习 | ★★★☆☆ |
常见学习疑问
课程衔接问题:建议提前完成学科基础知识储备,特别是数学与科学类课程需要扎实的初中知识基础。
时间管理技巧:推荐使用四象限法则进行任务规划,合理分配学科学习与CAS活动的时间配比。
评估准备要点:内部评估重视过程性记录,外部考试需掌握IB特有题型应答策略,建议进行三轮系统性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