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素养培育体系
将传统课堂延伸至训练场,通过标准化军事管理流程,参训学员每日需完成6:30晨起操练、内务整理评分、三餐纪律管理等12项日常规范。课程特别设置夜间紧急集合、野外定向越野、战地救护演练等23项情景模拟训练。
训练阶段 | 核心科目 | 能力培养 |
---|---|---|
适应期(1-3天) | 军营礼仪/单兵队列/内务标准 | 纪律意识/自理能力 |
强化期(4-10天) | 战术动作/擒敌拳/野外生存 | 应变能力/团队协作 |
实践期(11-15天) | CS对抗/战地救护/红色研学 | 领导力/爱国情怀 |
特色训练模块解析
课程采用"3+2"教学模式,每天3小时军事训练配合2小时素质拓展。其中高空速降、海岸线穿越、夜间侦察等9个特色项目均通过ISO-PAS28000安全认证,配备国际标准防护装备。
实战训练科目
- 战术匍匐前进(低姿/侧姿/高姿)
- 野外净水装置制作
- 军事地形图判读
- 战场医疗救护(CPR/止血包扎)
安全保障体系
实行1:6师生配比,配备AHA急救认证教官8名。营地设有24小时医疗站,与市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每日执行5次体温监测、3次环境消杀,所有餐饮供应商均具备SC认证。
成长评估机制
采用MTS多维评估系统,从军事技能、心理素质、社交能力等7个维度记录学员变化。结营时颁发国防教育实践证书,优秀学员可获得"迷彩小卫士"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