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建构启蒙课程特色

采用德国慧鱼教育器材搭建真实机械模型,课程设计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在模型拼装过程中融入基础物理知识教学。每节课设置明确工程目标,学员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从零件识别到动力组装的完整流程。
教学模块 | 能力培养 | 知识要点 |
---|---|---|
机械结构搭建 | 空间思维能力 | 杠杆原理应用 |
动力系统组装 | 工程实践能力 | 齿轮传动机制 |
课程体系深度解析
课程分设基础建构、机械原理、机电整合三大进阶阶段。初级阶段通过搭建起重机、升降台等常见设备,掌握梁架结构组合技巧。中级课程引入电动马达,学习动力传输系统的组装调试。高级阶段实现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协同控制,完成自动化模型制作。
- 阶段一:静态结构认知(12课时)
- 阶段二:动态机械探索(16课时)
- 阶段三:智能控制实践(20课时)
能力培养实施路径
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每个项目设置特定工程挑战。例如在搭建传送带系统时,要求学员自主设计防滑落装置;组装机械手臂时需优化抓取角度。教师采用苏格拉底问答法引导学员思考解决方案,而非直接告知操作步骤。
"通过三个月系统学习,孩子能独立完成包含5种传动方式的复杂模型,家长普遍反馈空间想象力和耐心有明显提升。"——课程研发主管张老师
教学成果评估体系
采用三维度评估机制:工程日志记录模型迭代过程,团队协作观察表评估沟通能力,期末作品答辩检验知识应用水平。优秀学员可获得参加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推荐资格,近三年已有23位学员在市级以上赛事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