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教育美术教师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作品擅长以线条、色彩来表达官能的思考,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暂时的消除隔阂,达到画者与观者的情感共通。
▲重视线条描绘能力,认为线条的功底足够,才能穿得上色彩的“华服”。
▲能敏锐发现孩子的优点与问题,擅长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希望让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都可以如同群星般闪耀、繁密。
广电教育美术教师姚卓希,是个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简单干净纯粹的人,一如他的画作,线条流畅而不复杂,描绘简约而不简单。在和他谈到教育时,这位干净的男孩眼中闪耀着光芒。
关于我,关于画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和大部分孩子一样,经常会在墙上涂鸦,能画得到的地方我都会去画。对于我的乱涂乱画父母并没有斥责,而是尽可能的让我去自由发挥。”说起小时候的顽皮,姚卓希很庆幸父母的开明,所以他印象中的绘画从来都是自由自在的,没有束缚,没有限制。
就这样一直到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姚卓希都还懵懵懂懂的,直到开始教孩子们绘画,姚卓希才逐渐认识到美术到底能带来什么。他开始关于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与其说是我陪伴了孩子,不如说是孩子们陪伴了我,我为了教好他们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时候,姚卓希也会因为孩子没学好而失眠,满脑子想着该怎样针对个别孩子进行调整和补足。虽然他很年轻,远算不上“老教师”,但他对教学的执着与热情常常令人刮目相看。
孩子们喜欢我的原因
姚卓希指导孩子们写生
“孩子是敏感的,他能感受到你的喜欢与真心,我相信这也是孩子们喜欢我的原因。”
姚卓希认为老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在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他会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行为,尽自己所能去提供引导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成为更有爱的人。
在教学中,老师们时常都会碰到一些不一样的孩子,姚卓希从来不会觉得谁是“问题小孩”,他觉得教师不应该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由“问题大人”造成的,所以在怪他们之前,要先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
姚卓希认为,当你发现孩子顽皮,不妨多关注下他,试着和他接近;当你发现孩子内向羞怯不敢表达,那你也可以试着成为他的朋友;当你发现孩子大大咧咧很粗心,比起严苛,比如来和他做个进步的小约定。
“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是‘监管者’,而是朋友,蹲下来,温柔耐心的听他说一说自己心里的话吧。”
注重技巧更注重表达
姚卓希手工作品展示
很多人都觉得艺术高不可攀,可姚卓希却不认同,“与其说是一种技艺,不如说是一种表达,它是我们对于生活、感受或自身的一种思考与通感。”
在教学中,卓希在强调基础练习的同时,也很注重引导孩子们去用画面表达故事和心情,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技巧的同时懂得自由的表达情绪,这是比技巧更难做到的。
姚卓希绘画作品展示
很多人会问,你的艺术的思维从何而来?如何形成?
姚卓希认为,这些都不会自己就跑到脑子里来,这些也不是急于求成能达到的,更不是挂在嘴边用来炫耀的东西,而是哪怕走过同一条路,碰到同一件事,你也是有不同的思考可以去深入和表达。
生活的体验让艺术更灵动
生活不是千篇一律的,姚卓希热爱旅行,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人怎么生活的,看到不同的城市,连风吹到的触感和味道都发生了改变。“这样不仅打开了视野,也更让我懂得理解与泰然的接纳,所以坐在画布前,我看到的不是空白,而是我所见所想都跃然纸上。”
或许这是这份泰然,姚卓希指导的孩子,先后在美院杯全国青少年美术创作大赛、亚洲大洋洲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全国青少年美术素养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了一、二、三等奖不同的小成就。
“未来我也会继续和孩子们去参加更多的比赛,这样也是对他们的激励与成就感,同时我也正在准备自己的创作,能开办自己的画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会更好的成为学生们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