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体系解析
课程体系采用韩国ROBOROBO研发的ROBO KIDS教具,包含200+种标准积木件和智能控制模块。区别于传统拼插玩具,该课程通过三阶段渐进式学习路径,使幼儿在搭建实践中理解机械传动原理,初步建立编程思维模型。
教学阶段 | 核心内容模块 | 能力培养重点 |
---|---|---|
启蒙阶段 | 结构认知与基础搭建 | 手部精细动作发展 |
进阶阶段 | 传感器应用与编程逻辑 |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
应用阶段 | 主题任务实践 | 创新思维训练 |
课程核心优势详解
采用专利连接件系统使拼装成功率提升60%,特殊设计的防吞咽结构符合欧盟CE安全标准。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景化主题任务,例如"智能停车场"项目要求学员综合运用齿轮传动和距离传感器知识。
可视化编程系统
编程指令卡采用图形化设计,支持动作序列编排和条件判断逻辑。学员通过排列组合不同功能卡片,实现机器人避障、循迹等智能行为,为后续代码编程打下认知基础。
分层教学目标实现路径
认知发展阶段
3-4岁学员重点训练颜色识别与对称结构搭建,使用大颗粒积木培养双手协调能力。课程设置"小小建筑师"专题,通过搭建基础建筑模型理解平衡概念。
逻辑构建阶段
5-6岁学员开始接触简单机械结构,学习杠杆原理与齿轮传动比。在"机器人运动会"主题中,要求设计可完成特定动作的竞技机器人,培养工程思维。
教育成效评估体系
采用三维评估模型:搭建复杂度(结构创新指数)、编程逻辑性(指令链完整度)、任务完成度(项目达成率)。每学期末进行作品展评,专家团队从功能性、创新性、完成度三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