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意启蒙课程特色
教学体系 | 五阶段分级课程系统 |
班级规模 | 8-12人精品小班 |
教学重点 | 机械结构+物理原理融合 |
该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案,从基础机械构造到智能控制系统搭建,学员通过实体模型制作理解杠杆原理、齿轮传动等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工程思维培养,每学期设置主题式项目挑战,要求学员团队协作完成指定功能的机器人装置。

课程体系亮点解析
五阶教学系统包含结构认知、动力传输、传感器应用、编程控制和项目实践五大模块。初级阶段重点训练空间建构能力,学员使用基础组件搭建稳固结构;中级阶段引入电动马达和传动装置,学习能量转换原理;高级阶段结合编程模块实现自动化控制。
每阶段设置能力评估节点,教师根据学员掌握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进度。定期举办校际机器人挑战赛,模拟真实工程场景下的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配置
采用国际通用的乐高教育套件和自主开发的教具系统,配备图形化编程软件和三维建模工具。教学案例库包含200+原创设计项目,所有教辅资料均通过国家教育装备认证。课程研发团队定期更新教学内容,确保与国内外机器人赛事要求同步。
师资团队构成
教学团队由交通大学机器人专业硕士领衔,核心教师具备航空航天领域研发经验,持有NOI专业指导认证。所有授课教师均通过教育部STEM教育能力认证,定期参加国际机器人教育联盟(IERA)的专项培训。
教学成果展示
学员作品多次在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技术创新奖,近三年累计培养12名信息学奥赛省级获奖者。课程毕业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测试中平均得分超过地区平均水平37%,团队协作能力评估优秀率达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