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课程核心教学内容
区别于传统积木搭建,现代机器人课程形成包含机械原理、编程思维、工程实践三大模块的完整教学体系。5-7岁学员从乐高WEDO2.0入门,重点掌握齿轮传动、杠杆原理等物理概念,培养空间建构能力。
分阶段课程对比分析
教学阶段 | 核心教具 | 能力培养重点 |
---|---|---|
初级班(5-7岁) | 乐高WEDO2.0 | 机械结构认知、基础物理原理应用 |
中级班(8-9岁) | LEGO EV3 | 图形化编程、传感器综合运用 |
高级班(10-18岁) | VEX/VEXIQ | ROBOTC编程、竞赛项目实战 |
竞赛级课程深度解析
高阶课程配备专业竞赛套件,学生在掌握陀螺仪校准、PID控制算法等专业技术后,需完成自动避障系统设计、机械臂抓取精度调试等实战项目。教学团队由FLL/VEX世锦赛获奖导师组成,采用项目制教学培养工程思维。
常见教学疑问解答
- ▪ 6岁以下建议选择大颗粒教具,避免细小零件安全隐患
- ▪ 课程体系对接CSTA美国计算机科学教育标准
- ▪ 每周2课时+课后项目实践的进阶模式
教学成果可视化路径
学习过程中,学员作品需通过三次关键能力评估:结构稳定性测试(第8课时)、基础编程任务完成度(第16课时)、完整项目答辩(第24课时)。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家长可清晰了解孩子逻辑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