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研修体系解析
该研修课程依托周恩来管理学院优质教育资源,设置治理与领导研究、公共财政管理等8个专业方向。教学方案注重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的平衡,特别在第三学期增设政策模拟实训模块。
治理方向 | 公共财政管理 | 医院管理体系 |
领导力发展模块 | 预算编制实务 | 医疗政策分析 |
教学实施特色
课程实施采用3+1教学模式:3个学期理论授课配合1个学期课题研究。每月安排两次周末集中授课,重要章节配备案例研讨工作坊。往期学员反馈显示,这种安排兼顾工作与学习需求。
弹性学习机制
- 三年内可申请课程重修
- 长三角校区课程互通
- 学术数据库终身使用权
师资力量构成
教学团队包含12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其中5人参与过国家级政策制定。在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中,71%授课教师具有部门咨询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组织理论课程由前机构改革顾问组成员担纲。
学术带头人 | 咨询专家 | 国际学者 |
博士生导师占比62% | 政策制定参与者39人 | 海外访学经历84% |
课程模块详解
核心理论课程
公共行政研究模块涵盖效能评估体系,行政管理课程引入最新电子政务案例。比较公共行政研究侧重长三角与珠三角治理模式对比,考核方式采用理论笔试+政策分析报告双轨制。
实践应用课程
公共财政管理课程包含预算编制模拟实训,突发事件管理模块采用沙盘推演教学法。往期学员完成的医院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已有3项被三甲医院采纳实施。
学术支持体系
学员可访问中国知网、万方等12个专业数据库,论文写作阶段配备双导师指导。近三年数据显示,申硕学员的学科综合考试稳定在7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重要提示:学士学位获得者修满学分后,可申请参加同等学力全国统考,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认可的管理学硕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