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金融从业资格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基金从业资格证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准入门槛。本文针对《基金法律法规》科目中的核心模块进行系统梳理,重点解析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大知识板块。
基金托管业务核心规范
监管维度 | 具体要求 | 法律依据 |
---|---|---|
机构准入 | 商业银行需银保监会与证监会联合核准 | 《证券投资基金法》第32条 |
人员配置 | 专职人员需持证上岗且达到法定人数 | 《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 |
系统要求 | 具备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统 | 《基金托管业务监督指引》 |
托管人义务体系解析
- 资产安全保障:建立独立账户体系,确保资产隔离存放
- 交易监督职能:对管理人的投资指令进行合规性审查
- 信息披露职责:定期向监管机构提交业务活动记录
监管措施执行标准
资格终止情形
当出现连续三年未开展托管业务、重大违规操作或机构解散等情况时,监管部门将启动资格终止程序。过渡期间由证监会指定临时托管机构,确保基金财产交接过程规范有序。
审计报备流程
托管资格终止后需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第三方审计,审计报告须同步报送证监会备案,并在指定媒体进行公示。审计内容涵盖资金流向、交易记录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备考策略建议
- 重点掌握监管机构职责划分:银保监会与证监会的协同监管机制
- 熟记托管人准入的七项硬性指标
- 理解不同监管措施的应用场景及实施程序
特别提示:近年考试加强对基金托管业务实操流程的考察,建议结合案例理解监管条款的实际应用。